BIM技术加持 富煌钢构项目管理实现传统经验到精细化转变
发布日期:2020/6/16 浏览次数:3357 新闻来源:富煌钢构
见微知著!在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紫云广场项目上,施工现场预留预埋作业成果这一细节有效折射出富煌人对BIM技术的精细化运用,同时也反映出富煌人对工程质量细节的高标准、严要求!
作为安徽省内首个装配式钢结构公共建筑项目,紫云广场项目备受关注。富煌钢构作为项目的EPC总承包方,积极应用BIM技术,将“技术+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
项目概况
紫云广场项目地下2层(含人防),地上为双塔及裙房结构,其中A塔22层、B塔11层,裙房5层。建筑高度97.5m,总建筑面积约7.05万平方米。地下部分结构为劲性柱钢筋砼结构,地上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均为现浇混凝土楼板。
目前,现场施工作业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其中A、B塔楼分别完成主体2层、7层顶板混凝土浇筑,裙房进入地下室负二层结构施工阶段。
紫云广场项目现阶段施工形象进度
BIM技术应用背景
该项目机电施工内容包含电气(强电、弱电、电梯)、给排水、暖通(防排烟、通风、采暖)、智能化等专业系统,专业配合默契需求高,穿插作业施工难度大。
传统的施工方法是使用二维软件(如CAD)绘制机电综合图纸,并辅以局部的剖面图的方式来解决机电管线综合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管线综合存在先天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保证其管线布局的合理性。采用BIM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线综合的效率,将施工的土建和机电设备管线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并采用BIM技术中具有可视化模型及碰撞检测功能,对现有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可直观地发现管线综合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减少了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机电安装的成功率。
0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创建各专业施工图模型
地下室结构模型
地下室机电管线模型
02合模,碰撞检查,优化管线综合模型
优化后的管综模型
03管综模型出图
电气管线预留预埋定位图
04技术交底,指导现场管线预埋安装作业
电气管线现场预留预埋作业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展以及工程安全至关重要。运用BIM技术进行精细化建模与综合排布,在有效地提高机电管线设计优化性、合格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现场预留预埋作业的质量,同时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返工量,也促进了机电设备安装的绿色施工。富煌钢构通过BIM技术与现场管理的有效结合,项目管理也实现从传统经验到精细化的成功转!